阜城青年路,市区繁华之地,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回穿梭。很多市民不知道的是,一座养公藏书室位于其中。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年路,走进道路东端路北侧的小巷子,一面“养公藏书室”的牌子现于眼前。这间藏书室就在三楼,诸多阜阳文人墨客常来之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位台胞老人的读书梦

入门穿过走道,看见右手边满满一面书墙,正对面是会议桌,还有一面电视墙,再往里是一套木制餐桌,摆放着几套雅致的茶具、咖啡器具,和书籍摆放在一起的还有旧相框、点缀在窗台上的鲜花绿植……藏书室的风雅,悄然入画。

“这个藏书室,从建楼之日就已经提前谋划了。”追忆往昔,管理员王影道出藏书室的来源。

养公藏书室的创始人是苗广荣老人。他出生于太和县,早年游历国外,后定居台湾。1993年,苗广荣作为台胞返回家乡,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

“苗广荣老人一生省吃俭用,将积攒的百万元人民币捐献出来,以养公藏书室的名义在青年路兰心苑购置了一套230平方米的房子,并将自己收藏的4000多册图书转运回来,建了这个藏书室,免费对外开放。”王影说,自1996年养公藏书室挂牌成立后,成立了藏书室管理委员会,负责藏书室的运营工作。1999年,苗广荣老人去世。20多年来,藏书室在罗文博教授和牛宗汉主任及全体管委会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一直正常运行。

教师读者的学习场

1996年,这一崭新的阅读空间开放,为读者特别是教师群体提供了一个读书分享与交流平台。

“这里的图书有很多是珍藏本,很多是当时都买不到的,而这里的环境也是安静优雅的,是很好的学习场所。”吴世杰是阜阳十中的教师,他告诉记者,自从接触到养公藏书室后,不仅看书阅读有了好去处,还结识到很多良师益友。

打开一年一编印的《养公藏书室文化论坛集锦》,吴世杰的《培养人才战略,发展素质教育的多样性》等文章列于其中。“当初,从一个初入行的年轻教师,到现在成为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我在藏书室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令我受益匪浅。”吴世杰说。

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正是苗广荣老人创立养公藏书室的初衷。

“一开始就是按照老人建藏书室的初衷运营管理,但后来发现,仅仅服务老师还不够。”王影告诉记者,不少老师提出希望能带学生来此参观学习,经共同讨论后,决定扩大藏书室的服务范围。

很快,每周末一次的传统文化论坛将阜阳文人墨客聚焦在一起;不定时开放的书法写作免费培训班,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特长的机会;以豫剧为主的演艺团定期在此排练……养公藏书室的功能日渐丰富,但学习这一本质从未改变。

公益读书的服务地

一场接着一场的活动、一个连着一个的读书会,养公藏书室的功能日益完备时,2020年初遭遇到一场危机。

“我今年67岁了。”管理藏书室20余年的王影告诉记者,藏书室的学习交流活动在2020年按下了暂停键,一方面是因为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是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精力不足,且人员断层严重,让图书室面临困境。

事实上,由于苗广荣老人的奉献,养公藏书室的运营成本并不高,每年还会有爱心人士、读书人捐赠图书,但因管理需要一位爱书、懂书的热心人,且养公藏书室管理委员会也急切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因此藏书室目前很难开展更多活动。

“我也在积极努力,一方面寻找合适的管理人选,一方面力所能及开展一些活动,让大家知道养公藏书室的存在,以发挥其作用。”王影表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养公藏书室继续正常对外开放,联系方式为0558-2238920,有意愿参加活动的人可预约或咨询。

关键词: 文人墨客 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