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家门,步行几分钟就能找到健身设施;想要运动,功能完善的健身场地方便可达……近年来,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着力增加供给、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基础设施,目前已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一处处贴近社区、方便可达、设施完善的健身场地,承载起越来越多的健身之乐,扩大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幸福半径”。

从“全城找场地”到“家门口”踢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盛夏的阜城,落日余晖又一次唤起了一天的酣畅淋漓。

颍泉区光华路与前张路交口的泉水湾体育公园内,足球场、篮球场上,奋力拼抢的呼喊声,伴奏着激情奔跑的脚步;乒乓球台前,孩子们小脸通红,不知疲倦地挥拍;群众健身区里,三三两两的居民也在和漫步机、腹肌板、单双杠等设施“较劲”……

足球场的坐椅上,居民丁先生身穿球衣、脚踩足球,正在等待上场:“我们预约的是晚上六点半这一场,现在是一边等着场上比赛结束,一边等着球友到齐。”

丁先生家住牛津公馆小区,与泉水湾体育公园仅一墙之隔。“去年这个体育公园开建的时候,我站在楼上就看到了,而且根据基坑大小,断定这片区域建的是足球场,心里很激动。”丁先生介绍,今年初,这个体育公园一开放,他就开始约球友们在这里“对战”。

丁先生说,前些年,他和球友们没少为找场地费劲,从南京路泉河桥下到阜阳师范大学,阜城能找的地方几乎跑了个遍。现在,这处球场终于让他实现了“家门口”踢球的愿望。

“泉水湾体育公园体育设施占地7000多平方米,2021年底建成,今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包含7人制足球场、多功能球类运动场、乒乓球场,以及健身驿站、全民健身路径、儿童游乐设施、健身步道等公共体育设施。”颍泉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体育事业股负责同志介绍,体育公园的东、西、北侧都有小区,早晚时段,前来运动、健身的居民一拨接一拨。

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健身者的行列中。以颍泉区为例,截至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达22.9万人,占比36.71%。随着参与健身人数逐年增加,健身场地设施不足、健身不便捷的问题凸显。

聚焦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求,近年来,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着力增加供给、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截至去年底,已建成体育场地17931处,其中社会足球场地126处、全民健身路径4981个、健身步道1018条、体育公园8处、大型体育场馆7个。

在颍泉区,仅去年新建的标准11人制社会足球场、7人制社会足球场、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就有7处,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22个。在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该区又推动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向自然村延伸,让农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家门口运动、健身。

今年,我市计划新建各类体育设施477处,其中体育公园6处、全民健身中心11处、社会足球场23处、健身步道40条、全民健身路径313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17处、其他各类健身场地67处,已经完成83%。目前,全市人均健身场地面积达到2.19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今年的建设计划完成后,我市‘15分钟健身圈’将正式形成。”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同志介绍。

关键词: 体育公园 城市社区 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