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建筑工人在泉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现场施工。 本报记者 庞诚 摄

入伏前夕,一大早,太阳就火辣辣地照得人睁不开眼。上午9点,在中建五局、阜阳市三峡一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泉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于建堂站在一座单体建筑高处,正有条不紊地搭建钢筋架。

于建堂的工作场所像个小型“钢筋丛林”,四周一根根银色的镀锌盘扣架笔直地指向晴空。他头戴安全帽,身穿蓝T恤和工作马甲,戴着专业防护手套,一手持扳手、一手扶架子,准确地敲上三两下,就把一根横着的架子固定在正确的位置。身处7米高空,于建堂作业时腰上要系上安全绳,另一端扣在身后的架子上。每固定好一根,他都要转身,取下安全绳,扣到下一根钢架上。

穿梭在钢架之中,于建堂完全暴露在烈日下,没有丝毫遮挡。汗水穿过几道深深的皱纹,从他的额头淌进脖颈,浸湿衣服。“有时也会穿长袖衫防晒,但一出汗都贴在身上,也不舒坦。”拿毛巾擦一把脸,一阵风吹来,掀起一股热浪,于建堂并不在意,低头继续安装下一根钢架。

出汗多了,于建堂会停一下,拿起随身携带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上几口。公司为工友们熬了绿豆汤,每天上工前,他都会先装一大壶,喝完再下去打。“我一天得喝10斤水!”

“我是木工,干体力活不就这样嘛!”于建堂早已习惯这样的工作状态,说起干活,他脸上咧出笑容。木工在工地上被称作“大工”,经常要在高空作业,更要看得懂图纸,按要求施工。作为有着近20年工龄的“大工”,于建堂的活计让工友们佩服。他干活又快又好,量尺寸最准,每一根架子该装在哪里,分毫不差。

在这栋单体建筑上,有20多名像于建堂这样的木工。“这一层面积有200多平方米,我们一天能干一层。”木工班组长刘泽陶告诉记者,再过两天这栋建筑的木工活就能完成,他们会到其他单体建筑上继续工作。

上午10点,室外温度超过40℃,于建堂和工友们陆续准备收工。“我们早上5点半就上工了,中午太热不能干活,早上、晚上多干点。”中建五局调整了工人上下班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作业,家住颍泉区宁老庄镇的于建堂,骑电动车20多分钟就能到家,中午可以好好休息。

“比起以前在外面打工,在家干活还是好些,能顾上家里。”于建堂告诉记者,眼下正值暑假,孩子们都在家,每天不管再苦再累,只要回家看到一家老小,就觉得身上充满了力气,在工地上干活也更有劲了。

关键词: 单体建筑 建筑工人 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