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从工伤申请到待遇拨付快捷搞定。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已经试运行,让工伤职工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
为工伤职工提供便捷服务
7月上旬,阜城一家医院的杨医生在给患者做手术时,腿不慎刮蹭到手术台下方横杆上,腿部被划开一道长约8公分的伤口,血流如注。手术室装有视频探头,记录下这一幕。
(资料图片)
当天上午11时,医院方将视频资料及截图上传至市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进行工伤快报,下午2时许,杨医生即被认定为工伤。杨医生经治疗出院后,院方将其住院等资料网推至市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平台工作人员将这些资料又网推至劳动能力鉴定专家,于8月12日完成工伤等级鉴定,9月份将享受相关工伤待遇。
“我们通过‘人社干部走流程’梳理发现,工伤保险业务涵盖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审核拨付3个事项16项流程,业务场景多、环节多、链条长,而且过程复杂繁琐,单位和职工办事‘多个机构跑、不同窗口办、提交材料多、办结时限长、垫资压力大’。”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韩朝光介绍。
去年,省人社厅提出“工伤一件事快办”的工作要求,我市即开始谋划落实,打造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让工伤职工提交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从工伤申请到待遇拨付快捷搞定。今年上半年,省人社厅又明确,我市为全省惟一一个打造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工作试点市。7月份,这个平台试运行,主要辐射阜城三区,后期将对接全市。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已经办理了8个工伤案例,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韩朝光说。
数据跑路,快捷高效
昨日,在市人社局数据大厅,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了市工伤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平台界面上显示“工伤快报”“工伤认定”“远程调查”“远程鉴定”等功能模块。
“过去,进行工伤申报和工伤认定时,一般是一到两个月组织一次,需要单位或工伤职工亲属拿着相关资料到窗口办理。现在通过‘工伤快报’,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现场上传至平台,工伤认定也很快,事实证据充分情况下几分钟、几小时都是有可能的,最长不超过两天。”韩朝光介绍。
在工伤认定过程中需要补充新的材料或证据,如出现交通事故后,需要等待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就需要“远程调查”,比如视频出示相关书证等。
“远程鉴定”是指工伤职工伤愈出院后,院方或职工个人把住院相关资料、明细等上传至平台,由平台工作人员推送给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由专家对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等级鉴定),这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一周。鉴定结果下来后,实时推送给单位或个人,当月申请次月享受待遇。
可以线下、线上进行申报
“工伤申报目前采取的是线下、线上(通过平台)两种方式并行。”韩朝光介绍,目前,我市部分单位、相关医疗机构,其视频正与平台对接,职工发生工伤,在单位、医院均可申报;另外,对于单位和个人进行工伤申报,还有两个“掌上办”渠道,一是下载“阜阳人社”小程序,通过小程序找到工伤申报模块,按提示申报;二是通过“阜阳人社”微信公众号,在下方菜单栏里点击“人社服务”,随后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工伤快办”,需先输入安徽政务服务大厅账户及密码登录,随后按提示操作,上传视频或图片即可。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与各单位、医院以及民政、司法等部门合作,建立协同联动服务机制,完善平台建设,做好工伤职工相关服务,并进一步将这种做法辐射全市。”市人社局副局长李雪梅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