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界首市田营镇姜楼村川宇农业养殖基地,羊群“咩咩”声此起彼伏,田川崎正给羊群“加餐”。抛料进槽的那一刻,一只只黑白相间的山羊顿时欢腾起来。

春节前后,羊肉市场红火,看着眼前的羊群,田川崎对新春有了新期待。

1995年出生的田川崎,毕业于青海省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出于对养殖畜牧业的热爱,早在大学期间,他就在家乡田营镇办起了特种养殖场,2020年,他开始接触山羊养殖。


(资料图)

“田营有养殖山羊的传统。”田川崎说,为了实现“人无我有”,他通过在青海就读时掌握的资源,引进了青海特有品种——柴达木绒山羊。

为掌握防疫和养羊技术,田川崎孜孜不倦地学习动物防疫技术,还自己购买了养殖书籍,并跟青海当地养羊专业户学习养羊经验。

两年多来,田川崎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绒山羊防疫、配种和各种疾病防治等技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养殖“青海羊”更加得心应手。

“绒山羊很好养,耐粗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田川崎一边给羊群添加饲料,一边聊起致富经,“但养殖必须上心、细致,伺候好它们,才能见到效益。”

6个月前,看好市场行情的田川崎购进了一批山羊幼崽。目前,他和合作伙伴拥有绒山羊存栏量超过200只,可在春节前规模上市。“按照当前行情,每只净赚400元左右,年关临近,行情可能会更好。”田川崎说。

“田川崎养殖的青海柴达木绒山羊相比本地羊肉质细嫩、膻味小,销路很好。”姜楼村党总支书记郝志明很看好村里这个年轻“羊倌”,“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带动了好几户村民养羊增收。”

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传统的养殖习惯中走出来,向田川崎请教,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非常热心地给乡亲们传授防疫和疾病防治等技术,大家养殖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

带领更多乡亲走进“羊”光灿烂的春天,是田川崎今年的新谋划: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的调整,山羊市场的消费潜力正在释放,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选购一些种羊,采取多种合作形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并购置屠宰设备,延伸养殖链条,不断提升养殖效益。

望着这些来自青海的绒山羊在界首“茁壮成长”,养殖效益持续向好,田川崎信心倍增,并立志靠养殖带领乡亲们致富。

关键词: 不断提升 养殖效益 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