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国语言文字推广先进个人”王琴教授:


(相关资料图)

醭(bú)、薅(hāo)、嬔(fàn)、哕(yuě)……提起这些方言,很多土生土长的阜阳人都觉得特别亲切。如今,这些形象生动的方言,我们虽然仍时常可以听到,但已很少再使用。然而,在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琴看来,方言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她致力于阜阳方言研究,为抢救方言、推广普通话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近日,她荣获“全国语言文字推广先进个人”称号,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个人名片

王琴

王琴,1965年出生,颍东区人。1987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现为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曾获“全国语言文字推广先进个人”、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持完成国家语委“十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等,出版有《皖北中原官话历史演变及现状研究》等著作。

从文学梦到结缘语言文字学

记者:对于很多人来说,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很“神秘”。你是在什么情况下,走上语言文字研究这条道路的?

王琴: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个文学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语音、词汇、语法。2007年,我在中国社科院访学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方言研究领域,便产生了浓厚兴趣。相较于文学,语言文字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但其中的方言学却比较有趣,这也是多年来支撑我潜心研究的重要原因。

我是土生土长的阜阳人,研究皖北方言有一定优势。研究过程中,我了解到方言学是与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关的一项工作。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从事方言工作能够为文化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在你的研究中,阜阳方言具有哪些特点?

王琴:阜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其语言系统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阜阳方言的独特性大致分为3个方面:一是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成分,如保留一部分尖音和团音(尖音指声母z、c、s拼i、ü起头的韵母,团音指声母j、q、x拼i、ü起头的韵母),如“俊、全、雪、迅”等字的读音,普通话中声母是j、q、x,但在阜阳方言中读成z、c、s(俊读成zùn,泉读成cuán,雪读成suǒ等)。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移民到阜阳,影响了本地方言,如本地方言存在平舌音z、c、s,翘舌音zh、ch、sh以及舌面音j、q、x相混的现象;有些地方在合口呼韵母u前面的sh读成f,如“树、摔、水、双”等字的声母,普通话中是s,阜阳方言中读成了f,这种现象在北方方言中并不多见,只在山西和山东的一些地方存在。三是,阜阳方言至今仍沿用一些古汉语词汇,如,本地把食物因腐败变质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叫“白醭(bú)”。“醭”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见于南朝,阜阳方言至今还在使用。

实地寻找『方言发音人』非常重要

记者:多年来,你致力于阜阳方言的收集和整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琴:从事方言调查,不能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必须走出去,到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因为这里保存着最完整、最地道、最原汁原味的方言。

这些年,我承接了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主要研究阜阳、蚌埠、淮南的方言。方言研究是一项非常严谨、非常细碎的工作,其中,实地寻找“方言发音人”非常重要,这项调研对年龄、出生地、生长地、文化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语言环境等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几十人中也选不出一位合适的。这些年,日常教学之余,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在外面做调研,确实非常辛苦,但也乐在其中。

记者:我们阜阳还有一些常用字,但外地人很少用到,比如“颍”。你认为,如何避免错用这些字?

王琴:教学中,为了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用字宣传教育,我带着学生查找学校周边店铺标牌、广告牌等存在的不规范或错误用语用字。我们在“扫街”中发现,一些字日常使用中混用、误用现象仍较普遍。如,颍州之“颍”误写作“颖”,刘锜之“锜”误写成“琦”。这些字容易写错的原因大致分4种情况:一是音近形似,“颍”与“颖”、“锜”与“琦”均为同音且字形相近的字,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二是不解词义,颍州取颍水为名;刘锜,南宋抗金名将,今阜阳有刘锜祠、刘锜公园、刘锜路等,了解具体词义后,就不容易误写了。三是拼音输入,有些人使用拼音输入法,往往不注意选字,极易出现讹误。四是重视不足,地名及名人事迹均为地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应加以保护和利用,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教育中应重视起来,做好正确用字的宣传、教育到位。

方言的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

王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日渐频繁,因此必须推广普通话。但是,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看到方言的价值和魅力。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很多地方文化都蕴藏在各地方言中,比如,淮北梆子戏、黄梅戏、豫剧、京剧等,如果用普通话唱就很难表达出其艺术韵味。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并不是要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的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是相辅相成的,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典型标志,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实施的语言保护工程,就是为了抢救方言。目前,阜阳仍有很多人在说方言,正是对地方方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二者应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阜阳人习得普通话,也能更好地保护方言。

记者:你认为,方言如何在保护中做到与时俱进?

王琴:任何语言都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发展的。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阜阳方言中也融入了一些普通话、南方语言、网络语言等成分,使得阜阳方言表现出传承性、稳定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阜阳方言中典型的方言特征正在逐渐消失,如老一辈阜阳人把“刷”读成“fǎ”等现象,在新阜阳人口中已很少听到了;一些方言色彩较浓的词语,如“半拉橛子”等几乎被淘汰了,有的则和普通话完全一样了,表明阜阳方言有向普通话靠拢的大趋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