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走进太和县三堂镇镇东村,钢结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现代化灌溉设施纵横交错,先进的冷库连成一排,运货的大卡车进出不断……很难想象,眼前繁忙的场景,发生在太和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这里是全国“上海青”蔬菜三大种植基地之一,现有蔬菜种植面积2.6万亩。记者随机走进一个蔬菜大棚,水灵鲜嫩的上海青绿油油一片,满眼翠绿,长势喜人。棚内二三十个村民正熟练地采摘、分拣,棚外一筐筐新鲜的小青菜摆放整齐等待装车。这些小青菜,从田间到长三角、珠三角市民的餐桌,最快不到1天时间。

“收割的上海青,直接送到收购点,销路不愁。”菜农李萍看着自家的蔬菜大棚,脸上绽放笑容。


(资料图片)

2019年春节,李萍和丈夫从外地务工回乡,和本村种植大户交流后,得知种植上海青投资小、见效快、利润可观,在参加了村部的宣讲和种植培训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家种青菜。说干就干。夫妇俩先后流转160亩土地,建造了30个蔬菜大棚,全部使用先进的自动化喷灌技术。“一棚上海青,一年可种植七八茬,保底收益8000元。”

今年40岁的李丹是采摘上海青的村民中最年轻的一位。由于父母年迈,小儿子还上幼儿园,她只能灵活就业。“收割青菜是按小时计费,时间空闲就来上班,不耽误接小孩,一天也能收入七八十块钱。”

60多岁的冷子海负责将青菜装筐,每筐20斤,装满1车,就送到收购点,1天收入百元,他很满足。

“俺们村的劳动力没有外出务工的,家门口就能就业,我们还带动周边不少乡镇的农民来基地就业。”镇东村村主任王良群介绍。

村民口中的收购点,是镇东村一批最先致富的菜农建设的冷库,王世伟是老板之一。2014年,王世伟在广东的蔬菜批发市场卖菜,随着生意不断壮大,他想着在太和种菜,一来可以填补自己的档口紧缺,二来也可以将多余的青菜兑给其他同行。经过多年的发展,村里种菜规模稳定,他则专心做起菜农经纪人,负责收购村民的青菜。

“现在每天都要运走10车青菜,大概100吨,运往浙江、广东、福建等合作的市场。”王世伟告诉记者,只要村民把菜运过来,他都是来者不拒,常年积累,他的分销市场很多,即使担着高风险,他也愿意多跑几家市场,将青菜运输出去。

村民智慧勤劳,当地政策也给力。镇东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大户+群众”的模式,大户提供优质种子、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运储销售、带动群众种植,达到“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的效果。同时,镇政府在土地流转、运输车辆协调等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使得上海青种植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目前,镇东村上海青种植户有428户、面积达2.6万亩,通过大棚种植小青菜,农户鼓起了钱袋子。去年,镇东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未来,该村将继续依托优势,促进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