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与苏州市“7+N”领域结对合作帮扶,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此展开热议。大家讨论时说,报告明确了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实现路径,指明了前进方向、提振了发展信心。下一步,要围绕既定目标继续努力,着力打造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的“阜阳样板”。
(资料图片)
牵手苏州 共赴“十年之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阜阳市与苏州市结对合作帮扶‘十年之约’全面开启。这对阜阳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人大代表、安徽银铃食品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泽宇认为,“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结对合作帮扶安徽户籍人口最多的阜阳市,将进一步推动阜阳理念转变、机制转换和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他建议,对标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州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做法,分批次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沪苏浙先发地区挂职学习,充分借鉴苏州先进经验,推动阜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阜阳与苏州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共建苏阜产业园区协议,有利于带动阜阳阜南同城化发展。”市人大代表、阜南县龙王乡党委书记陈永亚说,苏阜产业园区初步选址阜阳中心城区西南约4公里处,这里是阜南的北大门。园区聚焦“7+N”,推动两市在产业、项目、人才和农产品、技工资源等方面互利合作,未来阜南工业经济将搭上苏阜合作快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交流合作,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
让更多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
2022年,全市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93个,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超过500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全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展到110个以上,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达到550亿元。
“阜阳是农业大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更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市人大代表、颍上县郑氏米业总经理王凤建议,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契机,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积极培育粮食、蔬菜等优良品种,深入推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阜阳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让更多绿色农产品占据长三角市场,让阜阳味道香飘沪苏浙。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临泉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县,要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的粮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市人大代表、临泉县杨桥镇党委书记李海峰建议,提高设施农业、品牌培育、“两品一标”认证等方面的奖补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让长三角地区居民吃得放心。
打造区域合作“阜阳样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认真落实与合肥市“1+8”合作共建机制,深入推进与苏州市“7+N”领域结对合作帮扶,进一步深化与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和台州市等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2022年前11个月,沪苏浙在阜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到位资金482.3亿元,占省外到位资金的43.3%,说明阜阳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今后还会更加密不可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赵咏梅建议,围绕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利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阜阳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聚集高层次人才是关键。”市人大代表、阜南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李进建议,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导在外阜阳籍高层次人才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引进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根据投资贡献等指标,给予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