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明确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新阶段农村改革5个方面实现2023年发展目标。参加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参加分组审议时表示,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深入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力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450万亩以上、总产量100亿斤以上,努力在保障粮食安全各环节上当标兵、走在前。
(相关资料图)
颍上代表团的杨永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立意高远,总结经验全面系统,安排粮食安全工作务实有力,让人深受启发、备受鼓舞。巩固粮食安全基础,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是关键。通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财产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真正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不断激发他们投身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推动阜阳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2023年,阜阳将持续推进“小田变大田”“大户带小户”,“全程大托管”550万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是大势所趋,阜阳作为农业大市,推行‘全程大托管’势在必行。”颍泉代表团的宁光雅代表建议,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更多龙头托管主体,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保障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全程大托管”,持续提升土地经营效益。
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展到110个以上,面向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达到550亿元。
“阜阳已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把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瞄准长三角地区,符合阜阳农业发展实际。”阜南代表团的陈永亚代表建议,全面推进现代高效循环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抢占更加广阔的长三角市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和种业强市建设,切实加大农业种质资源库和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建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2万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到750万亩。”这让来自颍东代表团的吕彬代表备感振奋。他建议,抢抓长三角消费升级新机遇,加快种质资源库和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市、区两级资源和关键企业力量,强化对种业公司的培育扶持,做大做强阜阳种业品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加快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7个。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22公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这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阜阳实际,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颍州代表团的闫永志代表建议,统筹考虑农村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农村土地空间规划,引导群众在规划区内有序建房,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和出行条件。在此基础上,深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大力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住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农村群众就业问题。”颍州代表团的葛浩新代表建议,加大对涉农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岗位,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不断提高群众工资性收入,真正让农村地区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