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集结、连轴转场,这支医疗队已连续工作30多天。他们说——
4月11日,在阜城“西大门”——滁新高速阜南道口,一辆移动P2+核酸检测车进驻,13名来自我市各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全力保障外来车辆核酸检测工作。
这13名医务人员和一名检测车驾驶员中,多人早在一个月前就紧急出征,奔赴马鞍山、铜陵、淮南、太和等地进行防疫支援。如今,他们仍在防疫一线坚守,连续工作30多天没回家。这群“逆行者”有着坚定的信念: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火速集结,连轴转场
“3月13日凌晨我们接到通知,第二天赶往马鞍山支援当地核酸检测工作。”移动核酸检测车联络员、阜阳市三院检验科副主任高静全是这支13人医疗小队队长。他介绍,队员们分别来自市疾控中心、市二院、市中医院、颍上县人民医院、颍上县中医院和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此外,核酸检测车驾驶员来自市中心血站。
接到命令后,高静全在家中用钳子将受伤不足一个月的左手上的石膏掰断,随即进行车辆准备、物资打包。3月14日上午,他同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多名医护人员一起奔赴马鞍山,3月10日支援六安的市二院赵华杰和同事也同时赶往马鞍山与大家汇合。
“走时,想着马鞍山疫情形势好转后就能回来了,所以只简单带了点衣物。在马鞍山支援半个月后,临走时又接到前往铜陵支援的通知。”来自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检验科的张文锦告诉记者,初到马鞍山时,由于人手紧张,大家是两班倒,每组人员每天工作都在8个小时以上,忙时最长连续工作16个小时,检测了4万人次核酸样本。
从马鞍山到铜陵,又从铜陵到淮南,来自颍上县中医院检验科的亓睿,曾因长时间工作,体力不支,晕倒在核酸检测现场。“晕倒前,我和高主任说,感觉喘不过气来了。高主任赶紧来扶我,那时我双腿已经发软,眼前一黑,就晕倒了。”醒来后,亓睿没有听从当地工作人员的建议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在宾馆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又回归“大部队”继续奋战。
火速集结、连轴转场;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这支医疗小队的成员中,最小的年仅24岁,刚参加工作不足半年,就响应号召来到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已成家,家中有孩子、老人,还有的夫妻同是医务人员,分别在各自岗位上共同抗击疫情。
坚守一线,无人退缩
一个多星期前,结束了淮南支援任务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回到太和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在太和待了一个星期,他们又被调到阜阳西站,4月11日又来到滁新高速阜南道口。
走时,春寒料峭;归来,满城花开。离家1个月,即使回到阜阳,家门近在咫尺,这群队员们仍没能与家人相聚。“领导也告诉过大家,如果身体不适,坚持不下去,可以提出申请回来。”来自阜阳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郭豪告诉记者,但从始至终无一人退缩。
滁新高速阜南道口是阜城的“西大门”,紧邻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大量运输生鲜蔬菜、瓜果的货车需从此下高速。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相关车辆司乘人员需接受抗原、核酸“双检”并呈阴性后方可驶出道口。
此前,核酸检测等待时间一般需要4到6小时。高静全带领队员进驻后,实行24小时工作制,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批次。截至昨日下午3时许,已总计完成39批次、3984人核酸检测。
持续工作30多天需要强大的精神和毅力支撑。离家许久,队员们对家人的思念都深深埋藏在心底,想孩子了,拿出手机看看照片;一声“放心”,在亲人面前遮盖了所有的疲倦与劳累……“疫情不退,我们不撤。”一句铿锵有力的承诺,令人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颍州晚报记者 高红/文 王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