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假,开心的绝不只有大人,小孩子更Happy。哪怕犯了错,一句“大过年的……”就能浇熄不少怒火。尤其是家长们忙着自我放松的时候,给闹腾的孩子一部手机,就能让他们安静不少。但是有些家长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孩子们防护意识比较薄弱。前几天有则关于诈骗的新闻,骗子对小孩说:你爸爸在游戏里违规操作领取皮肤。小朋友怕爸爸被抓去坐牢,就按照提示转了3万块钱过去。不得不说骗子对孩子的心理是拿捏得死死的,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防范。
常见网络诈骗手段
1、网络游戏骗局网络游戏的骗局多种多样,比如“免费领取游戏道具”,还有“XX元即可解锁人脸识别”等信息。
诱导未成年人与其联系,随后以“注册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玩家向其转账。
2、红包返利骗局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中散布“红包返利”活动的消息,诱导未成年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随后不法分子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在弹出的付款页面中输入指定的小金额,并称进行支付后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扣款,还可以立刻获得十倍红包返利。
受害人完成支付后发现钱款被扣,不法分子以使用父母手机进行验证才能获得退款和返利为由,指导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再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不断进行扫码付款。
3、假期兼职骗局利用未成年人想赚零花钱的心理,在群聊或社交平台上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轻松兼职返利”等信息,实为刷单诈骗。
在受骗人投入大量本金后,便出现不能提现、账户冻结等问题,诱导受骗人继续加大投入进行解封。
家长如何做?
1、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成年人。
2、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
3、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
4、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
游戏真的很容易沉迷,顺便提醒一下各位家长,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所以最近孩子们能打游戏的日期为1月31日-2月6日(春节假期)、2月11日-13日(周五、六、日),其他日期未成年人无法进入游戏体验,家长们不必替孩子刷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