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资料图】

编辑 | 张晓玲

“很多人说,地产行业可能是黑铁时代,要努力生存。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有意思的时代”。

近日,在瑞安新天地秋季媒体沟通会上,瑞安新天地行政总裁张斌似乎很“凡尔赛”地形容了瑞安当下的生存状态。

上半年,在市场波动之下一众开发商业绩遇冷,而瑞安房地产却交出稳定的成绩。财报显示,其期内销售额录得46.62亿,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收租15.15亿元,同比增长3%。

销售飘红得益于,今年瑞安麾下跑出了个新星——蟠龙天地。

4月底开业的上海蟠龙天地,上半年为瑞安贡献了43.46亿元销售额;并且在开业后2个月,带来了2100万租金收入。

可以想象,它未来可能成为瑞安收入新的一极。只是蟠龙目前61%的出租率,对比瑞安零售物业组合整体91%的平均成绩,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瑞安将很快填补这部分空白,用艺术展陈、江南文化、市集活动等新业态对蟠龙天地进行了补充和升级。这种对存量项目“常更常新”的模式,与已成为上海城市名片的新天地的打法,如出一辙。

在业内,瑞安一直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开发商。2016年,董事长罗康瑞判断将有一波大调整来袭,便开启了“卖卖卖”主动收缩、降负债追求安全,这使得其在近年来地产行业去杠杆的阵痛中得以独善其身。

而在此过程中打造的城市更新商业招牌新天地,也迎来了机遇时刻。

张斌表示,目前大部分的城市都在经历“倒挂式”的发展阶段,新开发的量会逐步下降,城市更新的量会逐渐增加。

不过,城市更新前期投入成本高、开发周期长、且对创意需求强等,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瑞安新天地二十多年来只在上海、武汉、重庆、南京、佛山5座城市落成了11个项目,以及两个联营项目。

而这种审慎的态度依旧延续。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罗康瑞就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充满不确定因素。瑞安要更审慎地进行城市更新项目拓展,和土地储备的扩充。

不过,对于未来瑞安仍是看好的。

瑞安行政总裁王颖表示,未来其将继续发挥在城市更新方面的优势,而短期内依旧会集中在上海和一线城市,其中上海仍是未来发展的策略重心,并逐步探索长三角和大湾区的机会。

在这个框架下,张斌的选择是重押品质,偏向高端化的生活方式,他坦言很少做“消费降级”的部分,“成本不是我们的优势,新天地喜欢做真正对生活方式有追求的那部分市场”。

张斌提到,接下来瑞安新天地还会尝试更多模式,组成复合都心社区、知识创新社区、城市微度假项目的矩阵,来强化富有差异性的旧改运作模式。

在商业创新转型上,瑞安商管走在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或许这能为其他正在摸索之中的开发商,提供更多借鉴。

以下是与张斌的对话:(经编辑)

Q:蟠龙天地现在运营情况是怎么样的?预计会给这个财年贡献多少利润?

张斌:蟠龙天地从4月份开业到6月,两个月的租金的回报2,100万元是比较高的数字。目前项目已经成熟,所以今年下半年的财务回报,应该是比较可观的。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这个项目所有的住宅全部卖完了,我们该回收的资金基本上已经回收了。但比财务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产品理念有没有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客户接不接受,这是我们更重视的维度。

Q:瑞安在城市更新赛道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张斌:瑞安的经营有两个特色,一是用长周期来判断市场。当下的市场环境,大部分地产商可能想的问题就是生存,因此不投资,所以今年土地成交新开工面积低到不能再低了,是一个相对下行的周期。

但我们在2016年就判断市场会有“风暴”,卖了一些非核心的资产,退出了一些城市,把资源全部聚焦到高潜力城市,负债率从8、90%一路降到最低的时候30%几,今天我们商业板块的负债率更低。

此前的未雨绸缪让我们今天可以比较舒服,在过去三年都没有停下投资。前年在武汉投了一个128万方的项目,去年在杨浦区又投了一个项目。

第二是持有不卖。城市更新是一个硬骨头,蟠龙天地14年启动、19年开工到今年才开业,像我们做新天地100万方的城市更新片区,周期会拉得更长。这对于大部分在处在生存阶段挑战的企业来说不敢碰,因为这对于它的能力、经验、资源要求更高。

Q:今年是城中村改造非常重要的一年,瑞安计划如何参与?

张斌:我们看重的城市,都会研究它发展到什么阶段,经济基本面能不能支撑大体量的城市更新。要知道,城市更新的造价是比新建还高,如果经济发展的程度,比如物价水平、客户的购买力,租户能做的生意规模如果不够大,是支撑不起城市更新的部分的。

然后客户的需求有没有痛点,他们已经看惯了这些常规买买买的商业,要为他们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和有品位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上海的发展比较看好。接下来上海要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1年10个,体量都是非常大的,10个的面积应该不下于400万方。

Q:瑞安在上海这些年的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经验和模式可以继续沿用?

张斌:在上海的城市更新中,我们每一个项目所在的周边区域,都是发展的对象。比如说大新天地,从最早只有六万多方,到后来一路发展到建成了几十万方。为什么新天地还在不停地生长,就是一个好项目,它会源源不断地激活那片区域。

因此我们对上海的城市更新有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项目,除了蟠龙天地和召稼楼外,“城市微度假”这条产品线还有好几个储备。

第二,我们会获取一些新的小尺度项目,比如杨浦的,还有鸿寿坊。就是在一个成熟的街区里面,插入一个城市更新的地块,然后代入新的功能,把一个常年没有变化或者是锁死状态的片区激活。

第三类,是新天地存量项目往周边的拓展。我们会不断收购一栋,把它改成一个艺术馆,或者是收购一个地块,把它做成一个纯文化内容,让社区更多元更融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