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于要过去了。
(资料图)
回顾整个2022年,恐怕谁都难说投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12月31日凌晨Wind数据计算,仅考虑2022年之前成立的基金,以主代码表现为准,主动股票型平均跌幅超过20%,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超过16.7%。
但仍有一些基金经理在年内获得了相当的收益,崭露头角。如果以主动偏股基金的前五名看,最少收益率也有31.5%左右,比平均值高出48个百分点以上。
冠亚军又被包揽
2022年的冠军,果然花落万家黄海。
在更新了净值的基金中,截至12月30日,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以约48.56%的收益率成为了这一年的冠军基金。
亚军是,同为黄海管理的万家新利,2022年收益率超过43.6%。
这已经连续第四年,有基金经理可以包揽冠亚军。
2019年,刘格菘管理的3只基金包揽前三;2020年,赵诣管理的基金又包揽业绩前4;2021年,“冠军基金”和“亚军基金”又同属于崔宸龙管理;2022年,黄海又包揽了主动偏股基金的冠亚军。
前五涨超30%
此外,同为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以35.5%左右的收益率位居第四。
强势“插入”黄海的基金们之中,夺取了第三席的是金元顺安元启,由缪玮彬管理。该基金2022年收益率约35.6%。
再往后看,张媛、汤戈管理的英大国企改革主题,也以31.5%的收益率跻身2022年主动基金业绩前五的名单。
此外,还有武阳管理的易方达瑞享,李孝华管理的华富灵活配置,章恒管理的万家颐和,周海栋管理的华商甄选回报涨幅超过20%,位列第6至9名。余志勇、刘明管理的融通新机遇则以近18.4%的收益率跻身前十。
(以下排名根据Wind数据排序,不计2022年成立的基金,不同份额仅保留主代码份额表现。)
附图:2022年业绩靠前者主动基金
股票型最高超31%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第一名是张媛、汤戈管理的英大国企改革主题。
第二名与第三名年内收益率都在12%左右。分别是马牧青管理的建信医疗健康行业和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
紧跟着,白冰洋管理的中银证券优势制造,杨超管理的金信消费升级也分别实现了9%、7%左右的涨幅。
此外,前海开源中药研究精选,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嘉实物流产业,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诺安策略精选,诺安低碳经济也实现了年内的正收益。
附图:股票型基金2022年业绩靠前者
混合型最高超过48%
在混合基金中,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以超过48.5%的收益率夺得先机。其后是,黄海管理的万家新利,收益率超过43.6%。
再往后,是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收益率约35.6%。
附图:混合型基金2022年业绩靠前者
指数型也是煤炭领先
在指数型基金中,年内涨幅最靠前的是过蓓蓓管理的汇添富中证能源ETF,年内收益率超16.9%。
之后,谢东旭管理的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张圣贤管理的富国中证煤炭,赵菲管理的中融中证煤炭等,收益率也都超过了15%。
可以看到,靠前者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类为主。
此外,还有两只旅游主题的ETF,2022年收益率超过了10%。
附图:指数型基金2022年业绩靠前者
债基最高超过6%
数据显示,2022年的债券基金第一名,是司马义买买提管理的东兴兴瑞一年定开,收益率超过6.7%。
往后数,马龙、李家辉管理的招商添利两年定期开放,冯彬管理的长信富安纯债半年,闫晗管理的建信安心回报6个月,李璇管理的南方金利等,也是2022年涨幅靠前的债券型基金。
附图:债券型基金2022年业绩靠前者(债券型基金剔除有净值异常情况者)
最后,相信还有很多基民不甚了解 年度冠亚军黄海, 黄海究竟是怎样的基金经理?他又因何而领跑业内?
黄海最新观点:2023年机会远多于2022年,看好稳增长、金融与消费
入行超20年的老将
虽然看起来是今年声名鹊起,但黄海其实是个“老将”。
他本科是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在上海财经大学就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黄海加盟卖方研究的“鼻祖”申万研究所从事策略研究。
此后,他长期在华宝信托、中银国际证券担任项目经理、研究员、投资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在中银证券时,黄海是若干支券商大集合的投资主办,也管理过自营组合,业绩靠前。
2015年,黄海从券商跨入公募,正式走向资管行业“前台”。他加盟万家基金,出任投资总监,是公司整体投研的牵头决策人之一,同时也担纲多个专户产品。
2020年,黄海开始管理公募,入行20年以上的他在不惑之年后接盘第一支公募基金,两年的时间,黄海成为年度基金冠军的“最热门人选”。
宏观决断、配置准确
黄海的风格非常鲜明,这也是他业绩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海重视宏观分析、重视战略制定、也重视战术执行。
他坦言,2022年做对了几件事:
一是早在2021年三、四季度他就预判——2022年的市场是弱市,应当采取和强势市场完全不同的配置策略。
二是他预判2022年全球经济的周期将呈现“外胀内滞”,由此布局上倾向于能源和地产行业来应对。
两者一个应对“胀”、一个应对“滞”,适当匹配了2022年的真实经济走向。
三是基于对弱市的判断,黄海的持仓较为集中,他认为,弱市机会少,必须集中才能获得超额收益,越少的选择越是坚定。
事后看,他对煤炭股的投资,足够集中和准确,支撑了他管理基金的收益一路领先。
调整带来超额收益
此外,战术上,黄海多次进行组合内部的再平衡,并在市场低点敏锐地抓住了风电、军工、白酒等行业的阶段性机会,这些组合内部的再平衡带来了超额收益,令他年内业绩更加出挑。
一是煤炭板块的灵活动态持仓。
黄海将煤炭股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股息、“长协”比高的动力煤公司,这类公司估值低、分红比例高、价格波动小,防御性良好;一类是现货比例高、与市场价格挂钩比较紧密的品种,后者代表性产品是焦煤,焦煤与经济短期需求有很强的相关性,旺季时进攻性更强。
黄海在宏观需求尚可的时候,比如2022年一季度,重点配置了焦煤;而在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影响显化时,他又适时把部分仓位从焦煤调整到动力煤;到了三季度,又加仓了盈利预测更加稳健的油气公司。
二是在市场深跌时,把握优质公司买点。
如今回看全年,A股市场的两个低点,分别出现在4月底和10月底。
在这两个低点,黄海都用小部分仓位进行了进攻型的布局。
具体来说,二季度,买入了新能源的海风板块和军工股。
四季度,抄底了白酒和银行股。
这两次操作,都为黄海的组合提供了一定的超额收益。
适当容忍回撤
在转身公募后,黄海也遇到了一个困惑,机构投资者和渠道对公募产品的回撤管控日益关注。
在黄海看来, 权益投资的管理上,如果在市场底部过度管控回撤可能影响未来的收益,如果想及时抄底,又不可避免的必须承担一些波动。
比如,煤炭股在2021年的三季度、2022年的年初和9、10月份都有较大的回撤。此时恰逢市场阶段底部,但同时相关资产的波动性也很大。
黄海认为,如果基于价值的角度,底部显然应该果断持有,但同时底部的剧烈波动,也会令回撤阶段性增加。在他看来,这种回撤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必须要忍受。
以他的理解,除非是有投资杠杆,或是持有人本身对风险有明确要求,否则在一定的市场阶段,或许可以对回撤多一些容忍。
买入煤炭的理由
煤炭就是黄海找到的比现金性价比好得多的资产。
黄海有一个长期的判断: 从十年维度来看,能源正在走大通胀的逻辑。
他发现,包括煤炭在内的全球的能源,都有一个类似的情况:过去10年里,资本开支比较低,供给受限,但随着经济的增长,需求稳步上升。因此供需关系就会从过剩、平衡到紧平衡,最后到出现缺口,甚至缺口变大。
2015年以前,煤炭价格随着经济周期大幅波动。但从2016年供给侧改革以来,煤炭整体的价格波动幅度在缩小,背后就是供需失衡。
从估值角度,2021年年底,展望动态估值,很多煤炭股只有3倍左右的估值。
在通胀大背景下,这类资产呈现了低估值、低负债、高股息、高现金流的特征,黄海认为 ,即使对市场比较谨慎,这类资产的性价比也远比现金好。
地产尚需时间观察
对于他担任公募基金经理以来重仓的地产,黄海坦言,地产方面的调整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出任公募基金经理是2020年年底,彼时他就判断,市场空间已经不大了,在牛市的尾端,进入防御阶段。
因此,他最初就选择了重配地产来防御。
而且,他原本买入地产的逻辑是,供给出清,优胜的公司市场份额提升,反而受益。
但是,地产的调控压力超出预期,行业供给的出清力度超出预期。在行业基本面极度不景气的情况下,前述逻辑被打破。
所以,黄海一度减持地产。
对于未来,黄海仍在密切关注地产龙头公司的表现。他认为,这个板块的表现最终取决于整体销售是否回暖,目前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关注供给格局变化
黄海总结自己的投资理念是, 抓住市场的错误定价,重拳出击,尽可能用绝对收益的眼光实现收益资产的增值。
他的方法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自上而下,主要是抓住经济库存的周期配置。在经济周期向上的时候,他一般配置的行业会多一些;经济周期向下的时候,则配置的行业相对集中。
在2012年以前,他更多的是抓住需求端的变化。2012年以后,经济波动的空间变小,他更多关注供给端行业格局的变化,包括政策推动及技术创新。
虽然从公募持仓看,他主要持仓集中于地产和能源。但黄海的视野绝不局限于此。
他介绍,2005年之前,他更关注科技方向;但后面他更多的转向了一些与中国经济大周期相关的方向。
周期、金融等低估值的板块也是他比较熟悉的领域。
此外,他也阶段性也参与过TMT、光伏等机会,包括年内也阶段性地用一定仓位配置了新能源、军工、消费等方向。
在消费、科技等方向,依托公司投研平台,与团队充分沟通,形成综合的自上而下跟自下而上相互印证的体系,从而挖掘出适合的标的。
他会在行业选择上下更多的功夫,抓住经济中关注度最大的或者是痛点的行业。
最后,大的宏观行业数据与推导,落实到具体上市公司的企业盈利、现金流、订单,做宏观、微观相互印证。
组合动态再平衡
黄海还有一个特点是,持仓并非买入不动,而是会做组合动态平衡,灵活调入风险收益比更高的公司,减仓风险收益比较低的公司。
比如,在2022年三季度,他调出部分煤炭股,买入石油天然气公司,最主要的考虑角度就是风险收益比。
部分煤炭价格国内受到长协价格限制,但在海外的矿使它受益全球煤价的飙升,他考虑到海外煤价波动剧烈,判断很可能会出现调整;
同期,石油、天然气的盈利预测比较比较稳健中性,风险收益比更好。
再对比估值的差异,他就做出了对应的换仓调整。
黄海表示, 他会用绝对收益的眼光来做投资,把估值的安全始终还是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这主要是考虑到国内的资本市场相关因素比较复杂,受政策的变化引导也比较大,又融入全球的经济。
所以, 他更看重中期的一年维度的业绩表现,这点在他的个股选择中权重较高。
明年二季度后周期向上
展望后市,他认为在2023年,宏观基本面是缓慢复苏的过程。
地产方面,考虑到稳增长政策累计效果的时滞,地产的销售回暖尚需时日。
居民端,收入预期在趋于弱化,2022年储蓄增速非常快,居民收入预期的扭转,需要时间。
企业端,也需要时间修复资产负债表。
总之,现在这个时刻,他认为,更多应该看积极方面,中国经济波动显示,库存周期比较有效。从2021年的2季度开始去库存,到2023年2季度会是库存周期的底部,之后会有向上走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1、2个季度的时间来消化一些负面因素,但最终在稳增长的政策的累积效果下的,还是会体现出库存周期向上的特征。这在以前年份是牛市的一个特征。
仍然看好价值股
具体到投资风格上,黄海 仍然比较看好价值股的风格。
从资产配置角度,此前大家对价值股的配置是极少的,目前已经进入资产配置在低估值价值股的再平衡过程,这个阶段或持续时间至少是两年以上。
在经济弱复苏的过程中会出现资产荒,稳定增长、低估值、高分红、低负债、高现金流的公司是非常稀缺的。在整个经济下行中会出现资产荒,无论是增量资金还是存量资金,这都是增配的方向。
关注供给偏紧的行业
2023年与2022年不一样的是,2022年可选的东西比较少,2023年是经济基本面筑底回升的过程,可选范围更广。
2023年上半年,黄海相对偏谨慎,在配置上优先选择能源类资产,如煤炭、油气。
再往后看,他主要 看好稳增长政策下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供给端偏紧或者供给端出清比较彻底的行业。
他认为,需求起来后,供给不足的行业,会有比较好的价格弹性。
主要包括,上游资源品、地产产业链、化工等。
以及,他对未来需求逐步回暖的消费类的优质公司也是看好的。
整体来说,对于上游的资源品、地产产业链、化工、建材、消费、金融,他判断明年都会有机会。
来源:资事堂 作者艾皛 编辑袁畅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这些基金,你买了哪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