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热词,都围绕着医院里的事——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网友留意到,全文35次提到“公共卫生”;浙江刚刚公布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细看名单,不少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了三甲医院的服务水平……
(资料图)
医疗领域的动向越来越受关注,不仅在于它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更因为三年疫情之后,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身心健康。而这三年间,浙江为了解决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板等最突出问题,布局着一盘“大棋”,那就是2019年正式启动的“医学高峰”计划。
什么叫“医学高峰”?它瞄准的是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医疗技术,“啃”的则是长期以来,临床科研中难以破题的“硬骨头”。最终目的,就是提高重大疾病、疑难疾病的诊疗水平。
这座高峰,浙江为什么孜孜不倦?对老百姓而言,这些“藏身于”临床医疗服务背后的高端科研,将带来什么?一起来看三个关键词。
实力
“医学高峰”建在哪里?在浙江的规划蓝图里,我们看到了打造一批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创建一流重点专科、引进拔尖医学人才及团队等清晰的目标,落实这些任务的主体,都是公立医院。
以最引人注目的各类医学中心为例,其中,以浙大一院为主体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和即将开工的浙江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将重点聚焦疫情下备受关注的传染病诊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以浙大儿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将率先破题儿科领域的疑难问题。
医院能“挑起大梁”,是基于自身的实力。
先看几个成绩单。目前,浙江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已经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在全国首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总体得分位列第三。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是老百姓的认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省外的患者选择到浙江就医,而省内患者“外流”的比例正在下降。
再看创新。这是浙江医疗领域的热词,无论是率先启动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是向全国推广的“双下沉、两提升”,以及疫情期间,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紧急使用工作……在百姓关注度极高的民生领域,浙江是敢于直面难点的。
最后看医院里的变化。近年来,一系列打破传统的改革,正在浙江的医院里发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便利。比如,窗口前的排队时间变短了,线上挂号预约、诊疗越来越普遍;诊间结算、入院准备中心等“一站式”的服务,取代了以往的来回跑、多楼层跑;还有全国率先破题的医检结果互认共享,大量基层百姓免去了舟车劳顿、重复检查。
可以说,有第一梯队的能力水平优势,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还有老百姓的口碑,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真金白银”的支持,浙江推进“医学高峰”计划是顺势而为、顺应民心。
必然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看来,医院瞄准前沿医疗研究,出于两个必然。
一是现代医学走到今天,药物研发、临床医疗技术等发展都比以往更快。“医院的‘使命’除了治病救人之外,必然还要往研究型的方向转变,聚焦前沿进展,才能驱动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他说。
第二个必然,则在于研究型医院的引领作用。“比如,眼下正在聚力打造的各类区域医疗中心,可以让大医院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走出医院的‘围墙’,向周边地区辐射,医疗水平从‘一院强’到‘一地强’,从而造福一方百姓。”段树民告诉记者。
对浙江而言,就是要把第一梯队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激发出来,补齐医疗领域“高峰不高”的不足。
确实,这份必然之中,依然还存有难点。
比如,医院要走研究型的路子,并不是研究和医疗的简单叠加。“研究型医院呼吁研究型的人才。”段树民认为,医院内的科研人才和临床人才最好能“各司其职”,术业有专攻地从事研究工作或者临床工作,才能保证科研的质量,也避免临床医生因为科研任务重,而满负荷运转。
再比如,目前全省医疗资源分布依然不够平衡,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温州等地区;高水平医院和国内顶尖学科数量不多等。破解这些难点,需要有刀刃向内的勇气。
记者曾经到过省内不少县级医院采访,一些基层医务工作者表达了除了日常诊疗之外,也想有更多科研机会的愿望。医院的科研也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应该巧用浙江“双下沉、两提升”和县域医共体改革打下的基础,让省市县三级医疗资源更紧密地“牵手”,让“高精尖”科研项目也有效地流动起来。
趋势
“医学高峰”计划的启动,更是大势所趋。
对普通百姓而言,三年疫情后,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身心健康,健康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宽。眼下,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2.2岁,高于全国4.0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6.11%,高于全国水平10.71%。因此,人们追求的健康也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有病上医院”,而是注重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
其中有一个趋势很明显,近年来,不少“高精尖”的医学话题,如“国考”排行榜、医院学科排名、临床科研突破等屡上热搜,引起广泛讨论。医学前沿引人关注的道理很简单,走在尖端的医学技术或是科研项目,将破解临床难题,更多的人带来生命的曙光。
再从大环境看,眼下的浙江,正在聚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一批创新性平台,如“磁石”一般,把人才、企业、项目,以及创新的理念汇集到一起。
四年前,中科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研究所——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在浙江诞生,包括智能分子诊断中心、核酸适体筛选中心、创新药物与精准诊疗中心、生命组学中心等在内的10多个实验室,瞄准的都是全球前沿领域,一大批年轻科研人员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
在浙江大学牵头建设的良渚实验室,研究目标首先聚焦在重大精神疾病、疑难未诊断疾病和血液与免疫疾病等3个领域。在超算、云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辅助下,生命科学研究不同层面的信息数据被整合起来,人们对生命和疾病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一种未来的医学模式雏形初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医学高峰”计划的顺势启动,在医疗领域营造了一种敢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难题的科研氛围,这些科研项目看似距离老百姓很远,但归根结底,都是在为人类健康孜孜不倦努力着。
正如段树民所说,很多人尚不清楚,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其实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即便科研通往临床的路再长,也是值得的。”他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医学技术,都是长期探索的结果。毕竟,九尺高台都要起于垒土,更何况是高峰。
因此段树民也呼吁,需要鼓励一种敢“坐冷板凳”的定力,无论从政策、项目审批以及资金支持上,都要为愿意长期致力于攻关医学难题的科研团队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进而推动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浙江的实力、“登峰”的必然、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氛围,正是我们选择关注这座“高峰”的原因。近期,我们走进医院里热火朝天的实验室,对话多年来瞄准几个破解世界级难题、致力于攀登“高峰”的科研项目。
这其中,有在血液病治疗中“追赶”全球前沿的CAR-T细胞疗法,也有给残障人士带来曙光的脑机接口研究,还有敲开逆转细胞衰老“时光之门”的医学新进展,以及扭转不可逆视神经损伤的科研项目。我们对话身在其中的科研人员,解读这些项目的最新进展,见证生命科学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