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断针已不在背部红肿针眼附近,“跑”到了左侧腋窝。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孩子打滚哭闹后,断针在身体里游走……近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门诊接到一例特殊的肢体扎刺小患儿。
3岁的童童(化名)因调皮好动,喜欢在地上打滚,但这次打完滚后,童童哭着对妈妈说后背很痛。
童童妈妈告诉记者,听到孩子喊痛,她赶紧掀起衣服检查了一下,可以看到孩子背部有非常细小的红肿针眼,不一会儿孩子又说不疼了,也不再哭了,还能正常玩耍。可她放心不下,于是带着孩子急忙来到医院。
经检查,发现孩子体内有一枚2cm长的断针。
经该院普外科医生拍片检查,发现孩子体内有一枚2厘米长的断针。更惊险的是,断针已经不在童童背部的红肿针眼附近,而是“跑”到了左侧腋窝。这根特殊的针会因为手臂活动而移动,现在已经靠近腋窝大血管和神经,继续放任断针移动,一旦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后果不堪设想!
了解情况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普外科团队第一时间紧急安排手术。术中X线准确定位断针位置,用最小切口取出断针,用时半小时,术后小朋友恢复良好。
普外科主任徐泉至今仍感到心有余悸,“大多数异物残留体内,机化包裹固定于局部,但是少数锐利、光滑的异物可以随着局部肌肉活动而“运动”。该患儿就诊及时,刺入的是背部。如果刺入胸腹部,就诊不及时,可能随着肢体活动进入胸腹腔,损伤脏器或者大出血。”
夏季穿着凉爽,躯体、肢体会有更多机会暴露于环境中,运动、干活甚至是睡凉席等,都有可能出现扎刺等情况。扎刺轻则疼痛、出血、局部发炎,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话导致局部化脓感染破溃。
医生提醒:对于没有完全埋入皮下、末端可以看到的刺,可以尝试用镊子拔出,注意消毒清洁。对于扎入较深或者完全没入皮下、可能损伤深在组织的异物要及时到门诊由医生处理。对于尖锐光滑的异物,需麻醉下及时取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