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渐止,太和县肖口镇小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又传出金属碰撞声。一堆零散堆放的机械配件后面,合作社负责人王康正和儿子捣鼓一台农机。
“合作社的20多台联合收割机10天前就南下了,这两天会返回太和收麦。”趁着收割机外出作业,王康抓紧改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机,“俗话说,收麦如救火,雨一停,马上就抢收,墒情好的话,收完就种。农机修整好了,干活才利索。”
个头不高,身材敦实,受父亲的影响,55岁的王康在农机这一行已经干了40年。
(相关资料图)
王康的父亲王玉山,毕业于合肥农机校,1998年从肖口镇农机管理站站长的位置上退休,2015年去世,一辈子都在和农机打交道。
“以前种地,农机特别少,最常见的就是拖拉机。”太和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梁阳春介绍,当时,作为站长的王玉山,能开拖拉机也能修,还特别注重培训农机手,让有限的农机发挥了更大作用。在他的带领下,没几年功夫,肖口镇农机管理站的拖拉机从两三台增至十余台,包括那个年代经典的上海50、江淮50等拖拉机。
从小看父亲操作农机,王康也对农机产生了浓厚兴趣。15岁初中毕业后,他回乡“子承父业”。
“刚开始,我上门给群众修农机,只要管饭,不收钱。”上世纪80年代后期,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王康,在肖口镇上开了家农机维修部。此时,当地的农机多了起来,有拖拉机、小四轮、柴油机、脱粒机、割晒机等从种到收各环节的农业机械。凭借修农机的好手艺,王康率先成了万元户。
在维修农机的过程中,王康发现,有些农机在实际使用中,因环境不同,存在不少弊端。头脑灵活的他,开始尝试改造农机。改造镇压耙,促进种子播后早发芽;改进播种机,强化机械牵引促进覆土,作业效率提高10%以上……他的不少技术成果,被生产厂家采纳。
“如今规模化种植,要想提产量、保品质,农机不可或缺。”从1989年花900元买下第一台二手农机“泰山牌”小四轮,到现在拥有耕种管收各类农机100多台套;从一人单打独斗,到现在成立合作社,带动社员35户,王康一步一个脚印,在当地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年午收,是农机手最忙碌的时候,有时要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惦念着在外作业的农机手,王康每天都会给农机手打电话,了解作业、生活情况。每逢有外地农机手来太和作业,他总是热情招待,并设立“机手驿站”,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壮大,让王康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跟着干起了农机行业。“我父亲一辈子干农机、爱农机,即使退休那几年,也是天天在合作社里指导维修。儿孙们接力,对他也是一种告慰。”王康说。
王康20岁的小儿子王俊程,早已独当一面。和他的爷爷、父亲一样,什么样的农机到了他的手中,都非常听“使唤”。
去年6月,正值“三夏”忙季,附近王寨村的一台收割机突然“罢工”,王俊程主动请缨,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农机手操作不当,导致发动机缺水高温熄火。经过一晚的紧急抢修,次日一大早,收割机正常下地收麦。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农机越来越先进,更需要年轻人扎根广袤的田野。”成为农机“接班人”,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青春力量,王俊程豪情满怀,信心满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