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这里扎下根”
记者: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尤其是家不在当地,是很不容易的。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相关资料图)
王秋华:当教师是我学生时代就有的一个梦想。之所以有这个梦想,是受了我初中英语老师刘丽的影响。有段时间我英语成绩下降得厉害,刘老师总是鼓励我,并单独辅导我,特别温柔。那时,我就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高考后,我报考了阜阳师范学院(今阜阳师范大学)。2012年,我大学毕业后,去了颍东区正午镇前李小学当教师。2018年,通过省特岗教师招考,入职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我带着年幼的儿子和60多岁的母亲去学校报到时,学校没有教师宿舍,来学校的第一个夜晚,我和儿子、妈妈是在拼凑的几张桌子上睡的。
让我感动的是,老校长排除困难,第二天就给我租好了房子,安排好了住宿。老校长激动地说:“这所学校好多年没进过年轻教师了,你是新鲜的血液,是学校的希望。”我当时内心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这里需要我,我要在这里扎下根。
记者:你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王秋华: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启明灯。教好书、育好人,把自己的所学全部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心怀善心、感恩所得、积极向上、有所成就,就是这份事业的意义所在。
为了将枯燥单调的课本讲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汲取知识的营养,我总是认真备课,经常熬到深夜,弄懂、吃透课本内容,做到不遗漏一个重要知识点,不让学生“开小差”。
我深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如果只会用粉笔加口水照本宣科地教学,大部分学生会“吃”不饱的。为此,只要有机会,我都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新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生认可的“知心姐姐”
记者:采访中我了解到,学生们都叫你“知心姐姐”,这是为什么?
王秋华:记得我刚到冉庙乡中心校时,校长知道我之前有6年教学经验,便让我带七年级的班主任兼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我第一次进班级,站到讲台上,下面几十双眼睛盯着我看,对我这个新来的老师充满了好奇,接着就争先恐后地问: “老师,您多大了?”“您从哪里来?”“您会在这里待多久?”“您看上去好像姐姐一样,我们可以喊您姐姐吗?”……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我心里想,一定要把这群孩子教好,让他们有机会走出乡村,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日常教学中,我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并且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真正和他们打成一片。
记得曾有一个叫小军(化名)的学生,成绩中等,长得英俊帅气,但出现了早恋苗头。我就一次又一次找他谈心。经过一学期的监督和不厌其烦的劝解,小军变了,并快速提升了学习成绩。升入其他学校后,他发给我一条“特别”短信:“老师,您真的像个爱管闲事的姐姐,好烦哦。但被姐姐关心和爱护是一种幸福,谢谢您,姐姐老师。”
执教多年,诸如此类的短信还有很多,比如:“如果不是您的严厉,我们可能会很叛逆,也可能会放弃学习。”“您是第一个带我出去看病的老师,也是我们考砸了反而安慰我们的老师。”……这些简单、朴素的话语,让我的眼圈红了一次又一次,也成为我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记者:听说,在你的手机里和网络空间里,每一个你教过的学生都有“存照”,能介绍一下是怎么回事吗?
王秋华:为什么我要存学生的校园照片呢?因为,我觉得这些照片对他们非常珍贵。我以前读书时,手机还没有普及,童年的照片非常少,我不想让学生们留有遗憾,要把他们最美的青春保存下来。
此外,我的班里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给在外务工的家长们发送孩子的照片、视频,及时和他们沟通孩子的情况。
翻看QQ空间相册、微信朋友圈,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为他们记录了5000多张照片。
每次翻看这些照片,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都让我感到我们能在千万人之中相遇相知相惜,真的是非常难得的缘分。
和爱人相互支持
记者:你还是一名军嫂,一家人分居三地,挺不容易吧?
王秋华:我的爱人是空军某部现役军人,很少回家。我工作又繁忙,只能把儿子送回亳州老家。我们一家三口分居三地,我常常想,我在陪伴留守学生的同时,我的孩子也成为了留守儿童。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一次我爱人休假回来,已经两岁多的儿子害怕地躲在我身后说:这个叔叔怎么住在我们家?我和爱人当时非常难过。为了尽可能弥补儿子,我常常在周五放学之后赶夜班火车回家,让他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第一眼就能看见我。
我爱人是军人,我一直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理解他,他也非常理解并支持我。他一直跟我说:乡村师资力量匮乏,需要我这样的老师,让我放心去做我热爱的教育事业,认真教好每一个孩子。我们这一路走来非常不易,他的支持让我充满力量。
记者:下一步,你有什么计划吗?
王秋华:我没有特殊的计划。无论是教师还是母亲,无论是妻子还是女儿,我都会认真“扮演”好自己的每个角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的追求;让学生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是我一生的理想。我要留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做乡野里发光的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