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海关推出检疫监管新模式,在安徽“尝鲜”、向全国推广
“请将箱体序号为13、23、53的货物搬移到待抽查查验区。”“请打开13号箱体,拿出水份测量仪,测量该批货物的水分。”……3月29日下午,安徽金源柳木工业品有限公司的仓库里,企业报检员胡飞龙正按照海关人员要求,协助对待出口的竹木草制品进行远程可视化查检,查检画面和数据同步出现在海关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半个多小时后,待出口货物的查检程序全部完成,顺利通关放行。
这正是阜阳海关推出的“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新模式”、安徽自贸试验区首个备案创新举措,3月22日正式获海关总署自贸试验区创新举措备案,目前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竹木草制品是阜阳的重要出口产品,每年向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近3亿美元,全市仅参与出口的柳编企业就有120多家。
大量的货物飘洋出海,需要高效的海关查检作保障。然而,阜阳出口竹木草制品的企业较为分散,不少还分布在乡镇,海关人员上门查检出口货物,往返路程动辄两三个小时。而且,随着出口企业的增加,海关查检资源也愈发紧张,从企业申请到完成货物查检往往需要两三天时间。
对出口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等不起!
聚力解决出口企业的操心事,去年9月,阜阳海关在全省创新上线了远程可视化查检系统,并面向部分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试点推出检疫监管新模式:由企业向海关提出申请,经海关准入审核,确认企业、货物、时间条件符合后,约定远程可视化查检时间;海关人员操作远程可视化查检平台,企业人员戴上AR眼镜,架设智能球机等音视频采集终端,根据海关人员查检要求,配合在线完成查检作业。
“这一新模式,实现了即报即检,既提高了出口货物查检效率,也为企业节省了出口成本。”阜阳海关副关长洪海峰介绍,远程可视化查检系统上线后,辖区出口货物查检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为0.5小时,与之相伴的是,出口企业的仓储费用、集装箱费用、车辆等待费用等也得到了大幅缩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阜阳海关已开展远程可视化查检12票、货值420万元、数量2242件,为企业节约资金50余万元。据测算,该模式全面推广后,预计全年可为阜阳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节省运营资金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