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儿女”是一种个体的选择。

辞职回家当“全职儿女”算是啃老吗?这一话题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引起舆论关注。

所谓“全职儿女”,根据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的小组介绍,“‘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里汇聚了3291名“打工人”,在这里“打工人”打工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陪伴”和“做家务”则是他们的劳动内容。

四川媒体红星新闻4月23日刊文介绍,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全职儿女”出现并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感悟,“‘全职儿女’,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奶奶退休金三千,我花两千,她花一千,已经半年了,收入很稳定”……

报道中,红星新闻采访了三名自称“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对于这一话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全职儿女”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同,自身的发展追求也不同,是一种个体的选择。熊丙奇表示,一些人“啃老”是在家里面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做,靠父母养活自己,而“全职儿女”实际上就相当于父母把家里面请保姆的钱用在孩子身上。

熊丙奇提到,还有一些30多岁的人在职场工作有了一定积蓄,选择辞职回家去陪年迈的父母,一方面孩子尽孝道;另一方面与其花钱去请保姆,还不如自己干脆不去上班,专门来照顾父母。

“和‘全职妈妈’一样,不去上班,然后在家里面带孩子,照顾家庭。如果这个家庭的经济能够支撑,同时也能够履行家庭职责。‘全职儿女’也是一种选择。”熊丙奇说。

那么当“全职儿女”算是啃老吗?北京媒体《新京报》24日刊文《“全职儿女”不是啃老,别对年轻人自由择业有偏见》给出了明确的否定态度。

《新京报》文章认为,“全职儿女”属于个体结合自身家庭情况与现实生活状态,作出的个性化选择。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到选择“全职儿女”的人身上,而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文章分析,“全职儿女”和“啃老”是不同的,“啃老”是年轻人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靠父母养活自己。“啃老一族”是完全消极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是需要批评并促进他们转变生活态度的。“全职儿女”,则是把照顾父母,做家务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好比一些“全职太太”,辞职在家,教育孩子,照顾家庭,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也是在为家庭作出贡献,并省去雇佣保姆的费用。

文章认为,是否适合做“全职儿女”因人而异,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社会舆论不必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全职儿女”,“全职儿女”们也不必自嘲是靠父母、靠家庭的“废物”。而且,可以想见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权衡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家庭的需要之后,选择做“全职儿女”。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无需用所谓的主流成才观对此抱以偏见,更不能歧视。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3月底曾刊文《全职儿女,让人尊严尽失的一份工作》,从另一角度观察了“全职儿女”。

这篇署名“静思”的读者投稿文章通过主角“小o”的口吻总结:全职儿女这份工作,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甲乙两方;但凡有一方勉强,就是这世上最没有尊严的工作。因为,作为上下级,你可以去回击对方给你带来的侮辱和伤害;作为打工人,你可以用辞职割断雇佣关系;但作为儿女,你没有办法用同样的伤害去反击你的父母、更没有办法用辞职退出血缘关系。

济南经济广播旗下“909fm”微信公众号也刊文《“全职儿女”或许不是啃老,但也不能理解成是好事》认为,“全职儿女”当然不能简单的说是啃老,但也不应该一概认定为是好的,没问题的。

第一,当所谓“全职儿女”是主动的,想要通过赋闲的时间提升自己,最后考研考编考公或者通过其他职业考试最终指向性明确,我觉得未尝不可。现在年轻人的家庭条件普遍有所改善,当70、80后父母有这个经济能力负担,且儿女有对未来的目的和规划的前提下,在家待一段时间,甚至考研“二战三战”也可以理解。

第二,如果“全职儿女”是被动的,比如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求职路漫漫,这就是值得警惕的。如果这种状态下的“全职儿女”增多,我认为可以理解成是继所谓“灵活就业”、“地摊经济”之后的,又让人感觉有些许无奈的词汇。

第三,说“全职儿女”是为家里打工,那么谁来发放报酬呢?是儿女的父母,他们在外面打完工,回家给孩子发工资,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陪伴”和“做家务”本来就应该是儿女日常做的事情,现在理解成劳动了,可以获取报酬了,我认为是说不通的。

第四,你要从好的方面考虑吧,“全职儿女”或许能比“创业儿女”更靠谱一点吗?这个也不好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