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韩亚聪

殡葬服务是一项事关千家万户的基本民生服务。3月31日,民政部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要求殡葬服务机构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服务标准规范,做到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惠民措施公开公示。同时,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提前发布相关提醒,规制可能出现的行业乱象。

让逝者体面地离开,是亲友最后的希望。丧葬被人们看作是人生中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在这样的观念中,人们在丧葬上的花销也向来不手软。但近年来暴露出的诸多乱象,一再刺痛公众。去年某医院“3天收费3.8万元”天价殡葬费引发广泛批评,天价墓地、天价寿衣、转手上万的骨灰盒等话题也是层出不穷。

出现殡葬服务收费乱象,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指导标准,一些地方,指导标准并非不明晰,定价方式也并非不公开,但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殡葬服务供求关系存在失衡,有些地方殡葬服务机构“只此一家”,具有绝对“话语权”,逝者家属别无选择,只能任人宰割。同时,逝者家属对一些指导价、调节价并不熟悉,这种信息差也造成逝者家属在供需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既让逝者体面地走,又让生者明明白白地消费,是规范殡葬服务业的应有之义。行业真正健康地发展,既需要对违规行为有“出现一例罚一例”的快速反应,也需要让制度走在漏洞之前,斩断复杂的利益链条。

对此,民政部门要对殡葬服务机构相关服务定价、标准进行定期督查,看看这些机构是否按照国家标准收费,价格与服务是否匹配,有没有一些隐藏的套路,是否做到了公开公示,也可以对消费者进行随机走访,听听死者家属的经历、评价和建议。

同时,要推进殡葬领域改革,让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对于那些群众呼声高,政府又力之所及的保障服务项目,要保持其公益属性,让群众享受到有保障、有实惠的服务。此外,也要破除一些地方的垄断性经营,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使人们拥有更多选择权和话语权,自然会倒逼经营者提供更多元、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让群众“后”顾无忧,殡葬服务就要做到“清清明明”,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充分尊重逝者、保障群众权益、行业良性发展的多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