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近10斤重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脱硫、废酸回收、结晶和低温熔炼等工序,可产生6斤多再生铅,6两多聚丙烯塑料,1斤多硫酸钠,几乎全部再利用,将废旧电池“吃干榨净”……13日,记者来到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看到,这里已经形成从废旧电瓶回收、冶炼、精深加工到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只是界首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界首市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再生塑料产业、再生铝产业发展水平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依托可再生资源,界首市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什么是循环经济的界首样本?一起来看看。

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全景(无人机拍摄)

“两个矿泉水瓶就是一件T恤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界首一批走街串巷捡废品的货郎大军,经年累月地外出“淘货”,他们逐渐发现,将塑料、废旧金属等经过简单加工,价格就能翻倍。慢慢地,掀起回收及简单再加工废品的风潮。这时,界首的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初露端倪。

如今,界首年回收加工废旧蓄电池120万吨、加工再生铅30万吨,蓄电池极板8500万套、电池6000万只,分别约占全国的1/3、1/4和1/5,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成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在相距不远的光武镇科技园,废旧塑料瓶经过粉碎、溶解等工序,抽出长丝短纤,生成各色布料,演绎“两个矿泉水瓶就是一件T恤衫”的奇迹。再生塑料,俨然成为该产业园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是界首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界首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做大产业体量、做强产业发展平台、做优企业发展质量上聚焦发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础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2年,该市循环经济产业规上企业产值达到618.8亿元。

从“加速度”到“高质量”的创新密码

循环经济发展从“加速度”到“高质量”,关键在于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必须坚持走的路。”界首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是工业经济弯道超车的致胜“密码”。

近年来,界首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赋能工业经济发展。依托高新区发展平台,致力创新创业,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支持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构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

加大科研投入,落实科技创新奖补不封顶的决策,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消零”……一项项举措,体现了界首实施创新驱动的满满诚意。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

发展特色产业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界首选择的方向和路径。

按照这个思路,界首市逐渐形成了由高新区统一管理,田营、光武、东城、西城四个产业园一体运行的“一区四园”的空间发展格局,及以循环经济为引领,以健康休闲、机械装备产业为支撑,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建立了完整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一条龙式的成果孵化、创新创业链条,覆盖界首全市主要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企业服务为中心,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来助推界首的循环经济在优良的环境下进行高质量的发展。”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介绍。

“期待着界首可以加满油、激活力、蓄后劲,点燃发展动能‘新引擎’,迈向更高的台阶。”界首市企业家黄新峰说,大家对界首的循环经济发展信心满满。

近年来,界首市不断在强化企业服务理念、注重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上下功夫,特别是注重强化政策服务。在政策制定前,广泛梳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聚焦企业所需为政策制定目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让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在依法合规下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突出政策的实效性;政策文件印发后,及时落实兑现到位,力求更好地发挥政策支持发展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