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数字经济三个技术底座的5G、云计算、AI(人工智能),彼此作用、相互支撑,为数字化转型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而5G就是底座中的底座。

华为中国区运营商业务部副总裁杨涛说:“一切行业都会因数字化而改变。在技术与需求的双轮驱动下,5G将开辟一个万物智能连接的新时代,为经济社会变革、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5G需要跨界创新

医疗专家不必奔波在路上,患者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4G时代医疗援助的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正在被5G抹平。不仅远程医疗、无人驾驶、VR、智能城市,众多垂直应用从翘首以待开始逐渐借力5G。

今年3月16日,利用华为联合中国移动搭建的5G网络环境,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志培在海南三亚为北京的一位帕金森患者实施了脑部起搏器植入手术,医患间直线距离近3000公里。

凌志培要远程在6毫米的空间内为电极找到最精准的植入点,这个要求如同打靶要打在10环上。4G条件下,医生每点击一次向上或向下的按钮,传到北京有近300毫秒的时延,5G将时延降低到了30毫秒。

杨涛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养老和医疗问题格外引人关注,5G技术在医疗上的种种尝试让我们看到有限的、优质的资源普惠万众的前景,但5G对医疗的赋能远不止如此。”

杨涛在慕尼黑的医院看到,手术台被“七国八制”的产品包围,并且还在靠有线集成。这样的场景让杨涛颇为感慨:“产业链条间还互相缺乏认知。”而手术室指甲盖般大小的纱布也给杨涛很大触动:“手术室往多了说也就上千件物品,5G能够支持非常大的连接,物联网的芯片、元器件已做得很小,用技术手段防止医用器件遗落在病人体内不是不可能。”

“为寻找数字化转型之路,全世界都在拼力赛跑。11月20日,你将会在北京召开的‘世界5G大会’上看到由5G引领而构建的万物互联智能世界的种种场景。”杨涛说,“但5G的应用和赋能无法凭空想象。我们虽然对技术敏感,但对行业理解的深度不够,数字化转型需要行业+产业共同挖掘应用需求,共同讨论制定行业标准,理顺流程规则。5G需要跨界创新。”

5G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去对待

行驶在高架上的道桥巡检车通过高清摄像头、无人机实时监测路面,利用5G切片技术及部署于云上的AI分析,迅速识别路面沉陷、积水、坑槽、裂缝、破损、网裂等道路病害,生成道桥病害事件发至道桥监管服务中心,维修派遣随即启动。

7月19日,华为联合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发布全国首个“5G+云+AI”智慧监控商用项目,签下全国5G商用项目第一单。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注重社会协同转变。

杨涛说:“5G网络像共享经济一样,很多行业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才能将成本分摊得更低。如今,5G+云+AI已有很多非常有商业价值的场景,未来,5G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结合,还可以在垃圾分类、环卫设施、井盖监管等智慧城市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千行百业的需求太多了,不可能指望一天做的事解决一百行的问题,市场需求不断驱动技术向前,当需求超过了供给,新技术自然会跟上来。”杨涛强调,“就像一个人不能预知所有的事情,将5G的所有应用和技术都提前构想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如杨涛所说,5G的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很多行业的应用需求还待理清,那么,该怎样对待5G才是科学的态度?

杨涛说:“消费者市场是5G起步的基础点,希望这一块能迅速带动5G飞轮转起来。5G行业市场的商业模式相对复杂,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寻找5G在行业市场的价值承载点,同以往一样,我们继续和电信运营商共同探索种种可能。”

关键词: 5G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