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资料图】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规模为27.69万亿元,规模超过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被反超的背后,是银行理财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同比骤降42%。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长乏力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长乏力。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较2022年末下滑2.31万亿元。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的变化主要与募集资金规模的变化有关。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资金规模同比下滑42%的基础上,202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资金规模也同比下滑了23%。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募资规模增速放缓,与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正式净值化以及破净潮有关,整体看,近两年银行理财市场还处于深度转型发展的过渡期。
也有观点认为,募资规模下滑与银行理财陷入规模增长瓶颈有关。对此,杨海平表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下滑除短期市场因素外,主要缘于净值化后银行理财不能再刚性兑付,这降低了其在大资管行业的竞争力。
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04亿个,较年初增长7.24%。而2022年年末投资者数量较年初增长18.96%。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数量虽没有陷入增长瓶颈,但增速肯定没有此前快。
公募基金能否成为理财主流
对于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后,国联基金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运作模式的逐渐认可。公募基金作为一种由专业投资团队管理的集合型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和专业的投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具有更高的透明度、灵活性和投资潜力。同时,公募基金规模的持续增长,也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资本市场的机会。
上述国联基金人士进一步表示,随着资管新规和打破刚兑等政策落地,预计公募基金成为居民理财投资的主流将成为一种趋势。但短期看,居民储蓄回流消费相对有限,叠加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会导致超额储蓄流向银行理财的概率上升。不过,考虑银行理财下半年往往发力冲量,公募基金规模能否持续超越银行理财还有待观望。
一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仍是居民财富管理的基本盘,居民对稳健类理财的需求始终存在,随着净值化理念逐渐被接受,理财规模仍会继续增长。
北京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他并不关注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化,更关注哪类机构能够提供符合预期的收益率,其中,投资公募基金的目的是获得更有弹性的收益率,而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目的是获得稳健、安全的投资回报。
银行理财如何稳存量拓增量
即使存续规模不被公募基金反超,不少银行理财机构近几年也持续面临稳存量、拓增量的难题。
董希淼认为,下调费率是理财公司应对上述挑战的策略之一。此外,年初以来部分理财机构的策略也可借鉴:一是通过自有资金购买旗下理财产品,稳定投资者信心和预期;二是探索更多采取摊余成本法及混合法的估值方法,缓解理财产品净值大幅波动等问题;三是在投资策略上,加大配置高股息等红利资产、定增等另类资产力度,改善过度依赖债券市场等现状。
“因此,对银行和理财公司而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第一,校准理财业务定位。相比于公募基金,理财产品稳健性更加显著,相比于各类存款,理财产品收益性更加突出。第二,提高专业化能力,使投研能力更好地与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相匹配。第三,做好投资者分层服务。第四,加强投资者教育。”董希淼说道。
杨海平补充道,银行理财机构优势是渠道及客户基础,劣势是产品设计、风控、投资等,因此,要针对性补足短板。同时,在与公募基金竞争的同时,也要加强合作。
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募基金产品体系非常完整,收益风险特征从低到高全覆盖,在股债轮涨环境下,能有效形成产品线的“内循环”,这是其规模增长的一大原因。而银行理财较为依赖固收类产品,产品体系不完备,因此,银行理财机构要沉下心来,加快投资布局权益类资产,把产品线丰富起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