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后两个月,债基普遍急跌,平均最大回撤了1.1%,出现了债基“赎回潮”。

但今年以来,债券基金收益早已回暖,而且还创出了历史新高,债券基金再次销售火爆,短期大额资金涌入造成规模增速过快,不少债基开始大额限购。


(相关资料图)

收益回暖

最近两年的债市,走得跌宕起伏,出人意料。

2022年的债市,让人没想到,从前10个月的“资产荒”走向后2个月的“资产慌”。

“进入2022年11月以后,伴随资金利率中枢提升,债券出现了第一波调整以及公募和理财赎回潮。进入2022年12月又出现第二波赎回潮,赎回负反馈导致信用债市场出现抛售行为,这是理财净值化带来的债市波动放大器效应。”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接受采访时表示。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认为,去年11月底债灾主要是投资逻辑快速转变+流动性挤兑引起的,2022年11月4日至2022年12月中旬,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下跌50bp,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下跌98bp,具体到单只基金可能会跌幅更大一些。

事实上,在两段“债牛”之间的是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14日历时一个半月的“债灾”,债券一度大跌,债基普遍负收益。

当时,万德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从2325.64点,下跌至2300.57点,仅一个半月下跌1.08%。导致当时大量债基赎回,一时形成踩踏效应。

不过,不声不响地,今年债基收益已悄然回暖,并在近期创出了新高。

在2022年12月14日触底后,债基反弹,万德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从最低2300.57点,上涨至2023年5月 15日最高点2349.1点,涨幅2.11%。这在债基中是非常不错的涨幅,不但填平了2022年债券大跌1.08%的坑,净值还创出新高。

对此,蒋睿解释,由于后期投资者赎回有所减少,债券市场买盘逐步增加,叠加经济弱复苏达成共识,债市在一季度走出一波小牛市,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与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均创新高。

“经历了去年11月前后的债基普遍回调后,2023年一季度债基净值普遍有所回升,相较于去年末,债基数量上增加2.08%,而净值平均增加2.44%。”贺金龙说。

绝大多数债基填平了去年大跌的亏损。

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全市场1616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中(A/C类合并为一只计算),自2022年11月1日以来,绝大部分都已取得正收益,仅有28只中长期纯债基金负收益,占比1.73%。

“截至今年5月份,超过1000只债基净值创出历史新高,基本出坑。”贺金龙评价。

数据显示,收益最高的债基是诺安瑞鑫定期开放,自2022年11月1日以来上涨8.52%。其中自2022年12月14日触底反弹了9.94%。

但也有债基不顺,有的踩雷后至今没有出坑,也有的进一步跌进深渊。

比如,中长期纯债基金中的富荣富兴纯债、大摩优质信价纯债A,2022年11月1日以来,基金收益分别为-4.03%、-2.43%。

其它类型的债券基金,比如,富荣中短债A、先锋汇盈A、先锋博盈纯债A,2022年11月1日以来,基金收益分别为-14.75%、-13.67%、-16.10%。

为什么大多数债基能成功“出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一竹表示,2022年11月代表中长期债券基金的指数从10月的高点至12月的低点下跌1.1%,不同债券型基金会有分化,多数跌幅在0.8%~2%之间。

据杨一竹介绍,“债基指数23年3月早已回暖,当前指数已创新高。2023年以来收益1.61%;拆分看,票息收益稳定,年化在3%附近,估算2023年以来收益贡献略超1%,剩余0.6%左右是价格上涨收益。”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也指出,近期债券型基金净值上涨明显,从各类型债券基金的指数走势中发现,去年四季度债市震荡产生的下跌,已经基本实现修复并且创了新高。大多数债券基金此前的收益回撤已被涨幅覆盖,陆续出坑。

姚旭升认为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持有债券会获得票息收益,这半年来的收益对净值起到了修复作用;另一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大量资金进入债券市场造成“资产荒”,叠加货币政策宽松利率下行,导致债券价格上涨,产生了较高的收益。

大额限购

一体两面的是,在债基收益创下新高的时候,一批业绩比较理想的基金开始采取措施限制大额申购。

近日,多只纯债及中短债基金密集发布限制大额申购公告,有的申购金额降至100元以内,也有债基暂停个人申购。

比如,5月17日,交银丰润收益债券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的限额为100万元;5月16日,中加基金将旗下中加颐智纯债债券、中加丰裕纯债债券A类、C类基金份额的申购限额调整为1万元;5月16日至5月17日,中银稳汇短债基金暂停接受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累计超过100万元的申购申请;5月15日,宝盈盈旭纯债债券将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最高金额限制为100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5月以来,已至少60只债券型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或调低单一基金账户申购额度的公告,以纯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为主。

“对基金公司而言,更希望的是长期稳定资金。”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一部基金经理程卓接受采访时表示。

程卓指出,基于追逐行情而进入的大额资金,往往行情回撤的时候撤离也较快。今年4月开始债市行情快速发展了一波,而理财规模也有所恢复,追逐行情而来的机构资金申购也比较多。出于对未来流动性安全管理,确保基金稳定的角度出发。尤其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业绩也比较理想的基金会采取限制大额申购。

蒋睿介绍,经过去年债券市场回调之后,今年开年以来债券市场的走势比较强势,申购资金也在陆续增加,为了保证规模不在短期内过快增长,一些中短债基金开始暂停申购。

姚旭升介绍,现阶段权益市场行情震荡下行,投资人风险偏好降低,避险情绪上升。通过配置债券型基金可以有效规避当前权益市场的剧烈波动,获得稳定的收益;尤其大体量资金也偏向配置稳健型产品,债券基金再次销售火爆。短期大额资金涌入造成规模增速过快,不仅会直接摊薄原持有人的收益,还会导致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规模不匹配,策略有效性降低影响业绩表现。因此,基金管理人实施大额限购,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利于保障基金平稳运行,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杨一竹则分析指出,2022年底理财快速赎回事件后,多数基金公司加大流动性管理,在当前债市收益率基本下行至前低情况下,减少资金流入以避免市场波动时出现流动性管理困难。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基金经理龙悦芳认为,债基大额限购的原因是“近期利率下行过快,纯债和中短债基金的配置难度加大”。

姚旭升分析,现阶段权益市场行情震荡下行,投资人风险偏好降低,避险情绪上升。通过配置债券型基金可以有效规避当前权益市场的剧烈波动,获得稳定的收益;尤其大体量资金也偏向配置稳健型产品,债券基金再次销售火爆。短期大额资金涌入造成规模增速过快,不仅会直接摊薄原持有人的收益,还会导致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与规模不匹配,策略有效性降低影响业绩表现。因此,基金管理人实施大额限购,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利于保障基金平稳运行,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债牛”走多远?

“债券市场快速修复行情已至尾声,后续应略降低预期,按照票息年化收益来观察债基收益更为合理。”杨一竹认为。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也指出,“目前经济基本面恢复动能不足,预计内需修复或需要较长时间,海外衰退背景下外需韧性持续性不足,债市已较多反映利多因素,考虑下半年经济恢复及政策增量的压力,短期震荡长期偏空,建议谨慎控制久期同时把握交易性机会。”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认为。

不过,不少基金人士对债市后市仍比较乐观。

蒋睿说,“经济修复斜率偏低,内生需求不足,地产销售走弱,4月信贷不及预期,海外金融风险频发,复苏前期货币政策大概率不会快速收紧,对债券市场都比较友好。”

宁水资本研究员冀舟也认为,未来通过降低存款利率使得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下行或具有较强确定性,在此基础下叠加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债市继续维持震荡偏多判断,建议继续对债市保持乐观。

程卓表示,对当前的债市相对偏乐观。主要基于经济是一种弱复苏的状态,流动性暂时不会进入收紧模式。去年10月权益债市商品这些大类资产迅速反应了疫情防控和地产政策调整后的快速复苏逻辑。

程卓认为,后市主要基于复苏的持续性。一是疫情三年影响部分居民家庭的财富状况;二是企业部门、地方政府、居民部门的杠杆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大幅加杠杆潜力有限;三是今年叠加一个外围经济见顶走弱的趋势过程,对外需有压制。这些决定了经济复苏是缓步长期的过程,不是脉冲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