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资本市场20年,资本玩家、阳光系的灵魂人物陆克平在年近八旬之际,又被纳入监管。其实际控制的江苏阳光(600220.SH)又被监管立案了。

近期,江苏阳光发布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江苏阳光究竟因何被监管调查,暂时不得而知。而在两个月前,江苏阳光同样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问题领了监管罚单。

在市场人士看来,陆克平“玩坏”了阳光系旗下的江苏阳光、海润光伏(600401.SH,已退市)和四环生物(000518.SZ)三家A股公司。目前,海润光伏已经退市,四环生物经营接连亏损,也濒临退市。

江苏阳光是陆克平实际控制的相对较好的公司,但从经营业绩方面看,也是多年未能突破发展瓶颈,且财务压力较大。

备受关注的是,5个月前,江苏阳光曾抛出220亿跨界光伏的投资计划,本报曾质疑其“画饼”。如今,该项目仍然悬而未决。

刚领罚单又被监管立案

陆克平又被监管关注了。这一次,又是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最近一次公告显示,公司于9月14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此消息一出,江苏阳光股吧里顿时沸腾了,江苏阳光又犯啥事了?

市场的疑虑与担心,源于江苏阳光刚刚领了一张罚单,其所犯之事也是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今年7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江苏阳光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包括时任董事会秘书赵静、徐伟民,时任财务总监徐霞。赵静为公司现任董秘,而徐伟民为前任董秘,2018年3月辞职,徐霞则在今年4月辞任财务总监,由“95后”王洁接任。

再往前追溯,今年5月30日,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对江苏阳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经查,公司存在三个方面的违规行为。具体为,一是2021年半年报、三季报存货披露不准确。公司对于向河北宇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采购的部分原材料存在提前确认存货的情形,涉及金额8716.82万元。二是财务核算不规范导致披露的部分财务数据不准确。三是公司2013年—2020年定期报告中未披露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作出的向公司无偿转让“阳光”牌商标的首发承诺事项及履行情况。

江苏阳光本次被查,可能是2021年“犯”的事。毕竟,前次领罚单,违法时间截至到2020年。

被誉为“毛纺巨子”的陆克平,始于1993年,通过参与企业改制,开始搏击资本市场。1999年,江苏阳光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2002年,经过系列股权变更,陆克平成为江苏阳光实际控制人。这一年,他正式组建阳光集团。10年之后,阳光集团控制海润光伏,并成功借壳江苏申龙上市。陆克平的阳光系雏形初成。

陆克平被称为资本玩家,源于其“玩坏”了上市公司。在海润光伏身上,公司经营业绩不堪入目而退市,但陆克平及阳光集团赚了约20亿元。在四环生物身上,陆克平利用19个账户隐秘控制长达五年之久,并推动四环生物与阳光集团进行交易等,为阳光集团提供担保。

2020年4月,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陆克平处以巨额处罚,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不过,虽然陆克平被监管部门踢出资本市场,但其仍然是四环生物、江苏阳光的实际控制人。

四环生物的经营业绩颇为糟糕。wind数据显示,1993年上市以来,其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累计为亏损2.56亿元。

继去年亏损0.35亿元后,今年上半年,公司又亏损0.33亿元。与之对应的是,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也是连续下滑。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资金仅剩0.28亿元。

220亿跨界光伏或为拉升股价

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江苏阳光,也一直被市场质疑。

江苏阳光是一家老牌上市公司,1999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其主营业务为纺织和热电。公司主要生产呢绒面料,应用于高档西装、套装、时装和机关制服等制作,以内销为主,也出口至海外。

目前,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支高档薄型面料生产基地。去年以来,公司纺织业务贡献了超过80%的营业收入。

从经营业绩方面看,江苏阳光多年没有突破。数据显示,200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25亿元,净利润为1.35亿元;2006年,营业收入为25.30亿元,净利润为0.93亿元。2007年至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波动,但多数年度均超过30亿元,2011年为38.73亿元,为迄今为止的巅峰。但净利润与之并不匹配,2007年为1.58亿元,2011年仅为0.09亿元,2012年,公司亏损13.61亿元,为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这一年亏损,一下子吞噬了此前多年积累。

2013年开始至2021年,江苏阳光的营业收入持续在20亿元左右徘徊,净利润在1亿元左右徘徊。其中,2020年净利润最低,仅为0.16亿元。2021年出现恢复性增长,净利润恢复至1.15亿元,同比增长622.50%。

今年上半年江苏阳光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9.55%,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726.49%。虽然较去年同期大幅倍增,但仍然属于恢复性增长。

显然,这样的业绩,陆克平是不满意的,并筹划进军光伏。

江苏阳光进军光伏颇有戏剧性。

去年12月19日晚间,江苏阳光公告称,巴彦淖尔市政府、乌拉特前旗政府与公司控股股东阳光集团签订了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框架合作协议。随后的12月20日和21日,江苏阳光连收一字涨停。

当时,公司公告称,投资行为仅限于控股股东,与公司无关。

然而,今年3月9日,江苏阳光突然公告,拟在内蒙古设立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澄安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光伏业务,注册资本20亿元。公告一出,公司股价再度起飞,3月9日到3月16日,六个交易日收获五个涨停。

一个月后的4月22日,公司进一步披露,与包头市政府、包头市九原区政府分别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200亿元在包头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000亩,建设“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

至此,公司正式官宣全面向光伏领域转型,合计投资高达220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控股股东阳光集团的投资计划将不再推进。

江苏阳光抛出高达220亿元光伏投资项目时,长江商报记者基于其对光伏全新领域,一无人才储备、二无技术、三无资金,曾作报道予以质疑。

那么,时间已过5个月,这一项目进展如何?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江苏阳光公告发现,自从今年5月12日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江苏阳光一直未披露上述跨界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市场判断,上述跨界项目可能悬了。

单单从资金方面看,江苏阳光确实无力推进高达220亿元的项目。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6.45亿元,而短期借款19.74亿元,财务压力山大。

市场质疑,江苏阳光跨界光伏是为了拉升股价。

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阳光前十大股东中九位高比例质押,其中,阳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陈丽芬、郁琴芬、孙宁玲等所持股份为高比例质押。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魏度)

关键词: 江苏阳光 监管立案 跨界光伏 立案告知书